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
发稿时间:2015-05-27全球经济仍然呈现出不均衡复苏的基本态势,主要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导致的金融稳定性风险因素增强。部分发达经济体庞大的公共和私人债务继续损害经济增长和债务可持续性;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减缓,金融和汇率波动导致其中部分经济体的公共融资成本上升。此外,石油和大宗商品收入的减少给出口国带来挑战。
全球潜在产出增速放缓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四月中旬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受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危机的后续影响,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潜在产出增速已经出现放缓的基本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资本积累下降和生产率增长减缓。此外,由非传统来源的石油供给稳步增加导致全球油价急剧下跌以及由分化的货币政策导致的全球汇率风险波动将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
亚太经济前景依然有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五月上旬发布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亚太地区中期将引领全球经济发展。2015年,亚太地区整体经济增长率预计维持在5.6%的水平,2016年将小幅降至5.5%。
即便如此,亚太地区经济体发展结构存在巨大差异。其中,中国的经济正放缓至更可持续的增长水平,日本经济增长有望在停滞一年后出现改善,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西兰受到贸易条件动荡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受各经济体货币政策不同步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有效汇率出现分化,进而影响了国际资本流动及国际贸易条件,风险衡量偏向下行。
稳健的财政政策
在这种充满挑战的环境下,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一道,在建立市场信心并在适当情况下维持总需求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政策回旋余地较小,预计中短期内全球经济体将更加倾向于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利用财政政策灵活性支持经济增长,同时降低风险并确保中期债务可持续性。灵活性的程度和类型取决于各个国家的财政状况、宏观经济条件和相关财政风险。具备财政空间的国家可利用这种灵活性来支持经济增长,尤其是低增长和低通胀风险已变为现实的国家;财政约束较大的国家致力于实现更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财政再平衡,并实施结构性改革以提高潜在增长,同时对于财政风险不断累积、可能导致市场压力的国家来说,首要任务是重建财政缓冲。
二是抓住油价下跌的机遇。能源税改革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费带来的负面外部性,为税收负担的再平衡调整提供喘息空间。在发展中经济体,深化能源补贴改革可以为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等生产性支出以及惠及贫困的项目提供更多的空间。
三是强化财政政策管理的制度框架。财政框架对财政政策起到定位作用,并能引导财政政策实现其中期目标。财政框架将有助于加强自动稳定器在整个商业周期中发挥的作用,从而降低产出波动性,提高中期增长速度。对于公共债务水平较高、与人口老龄化有关的支出负担即将加重的国家来说,稳健的财政框架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