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前景依然不均衡

发稿时间:2015-10-0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15年9月底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3.1%,同比降低了0.3个百分点,较2015年7月“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的预测值降低0.2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发达经济体的复苏预计略有加快,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活动预计连续第5年放缓,主要原因是部分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和石油输出国的前景弱化。同时,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新兴市场的资本减少和货币面临压力增大,以及金融波动加剧的环境下,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显著上升。

       人民币贬值加剧金融市场波动。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在8月得到进一步加剧,全球避险情绪加强,许多新兴市场的货币贬值,全球股票价格急剧调整。早些时候波动性的暂时加剧与围绕希腊债务谈判事件和7月份中国股票市场急剧下跌时中国当局采取的政策措施紧密相关。近几个月以来,新兴市场的金融明显收紧,美元债券利差和长期本币债券收益平均扩大了50-60基点,股票价格下跌,汇率贬值面临压力。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特别是9月份以来,全球石油价格在春季的低点回升,此后又大幅下跌,其主要原因是原油供给强劲,同时与伊朗核谈判达成协议后未来产量预期增加以及全球需求减弱存在巨大的关系。金属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球需求方面的担忧,特别是中国的大宗商品密集型投资和制造活动下滑导致市场需求预期显著下滑;二是过去矿业投资高涨之后供给增加。

       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预计小幅上升。2015年的经济走势主要反映了欧元区温和复苏的增强以及日本经济回到正向增长,这得益于石油价格下跌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还得到了货币贬值的支持。一些出口大宗商品的发达经济体增长减缓,以及除日本外的一些亚洲经济体的增长也在减缓,这使得发达经济体增长回升的步伐放缓。虽然失业率有所下降,但潜在生产率的增长依然疲弱,这加剧了市场对中期前景的担忧。总体而言,目前市场对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好因素大于利空因素,预计2016年部分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将有所回升,但是在投资下降、人口结构变化不利及生产率增长疲软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堪忧。

       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外部条件变得更为困难。尽管货币贬值有利于净出口国,但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疲软、中期增长前景不强,它们所带来的“拉动”作用相比之前的预期会更弱一些。流向新兴市场的资本近几个季度有所放缓,美国政策利率将从零下限水平上提高,这很可能导致外部金融条件有所收紧。中国的增长减缓到目前为止符合预测,但其跨境影响看来比早先预期的更大,主要体现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全球对中国的商品出口下降。

       全球经济风险依然偏于下行。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可能对大宗商品进口国的需求起到促进作用,但使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前景变得更为复杂,其中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国已经面临巨大的压力。中国当局的目标是使经济转向更大程度上靠消费带动的增长,同时不使经济活动过度放缓,另外还要减轻金融脆弱性,并实施改革以提高市场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 中国当局正面临艰难的权衡取舍关系。短期内,新兴市场依然可能受到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下跌和美元大幅升值影响,使得一些国家的公司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承受压力。金融市场波动性的加剧会给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稳定带来挑战,其中包括金融波动的加剧伴随着风险溢价的突然反弹,从而通过金融条件收紧和资本流动逆转等渠道,对新兴市场造成显著的溢出影响。